作者姓名 : 郭巧玲
光影
這幅名為《看不見的看得見》的藝術作品,運用線條、光芒和紅濾鏡表達「破碎中的恩典」主題。畫中的交錯線條象徵人生的脆弱與傷痕,背後透出的光芒則是神在軟弱中顯現的能力。紅濾鏡為作品增添靈性層次 -- 觀看者戴上濾鏡後,畫中傷痕消失,顯現出基督的光,象徵以信仰視角看見隱藏的恩典與守護。
作品背後源自作者自身生命中對痛苦與神同在的反思,如一場開車遇險卻蒙保守的經歷。畫作不僅是視覺創作,更是一種靈性的邀請,提醒人在苦難中轉眼仰望耶穌,發現祂無處不在的愛與能力。
欣賞步驟:
第一步:以自然眼光觀察畫作線條與縫隙,感受破碎與混亂。
第二步:戴上紅濾鏡觀看,體會畫面轉化與主耶穌光芒的出現。
第三步:默想生活中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恩典。
第四步:反思自己是否也為神設下「框架」,是否願意打開心靈,讓神自由作工。
這幅作品正如信仰本身,不在於「看見什麼」,而在於「用什麼看」。
作者姓名 : 林偉堃
數碼藝術
耶穌作為神子,為了愛門徒愛到底,而去洗門徒的腳。 洗腳禮是我認為信仰裡面一個重要的儀式。洗腳是愛的表達。僕人是按主人吩咐洗腳,平常人會顧慮不衞生、有臭味的腳。但基督徒洗腳卻是因為眼前的人也是神所愛惜、所創造的。
畫中左邊的腳有一大片傷口,是源於我有次在街上看見一個瘦削的男人的腳有一處見到肉的傷口。這畫面令我難以忘懷。耶穌傳道時醫治病人,他其中一個方式是「觸摸」。我將之結合洗腳的動作。洗腳,同時帶來憐憫的醫治。
觀看影片:創作記錄 >>
作者姓名 : 林偉堃
數碼藝術
這是源自我在新約導論課程的其中一個報告題目——「餐桌團契」。 「飲食」在基督教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主題。耶穌透過「餐桌團契」或者「主餐」去呈現出天國的樣式。耶穌在筳席中沒有排除那些被法利賽人拒絕的人——「稅吏和罪人」,而是與他們建立關係。 猶太人在同一張枱用飯,代表群體的彼此接納,關係的維繫。在教會裏面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身分、階層、地位不同,但每一次的主餐都是提醒坐席的人:「我們都在基督裡成為一家人」。 這幅畫結合了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角度。眼前的中式餐桌,一個擘餅的動作。中國所謂「民以食為天」,天國的子民也是「食」作為天國的呈現。同桌吃飯除了人,還有基督的身體,成為我們關係的連結。在飯桌上大家都是平等相待,同得飽足。
觀看影片:創作記錄 >>
作者姓名 : 賈楠
攝影系列
“No temptation has overtaken you except what is common to mankind.
And God is faithful; He will not let you be tempted beyond what you can bear.”
— 1 Corinthians 10:13
Even in moments when I felt like giving up, He gave me light, in the form of warmth, friendships, golden mornings, streetlamps, and even funny little snow dogs.
I began with a single dot.
I continued with quiet steps.
I walked with light.
And I was never alone.
下載完整版本 >>
作者姓名 : Jeannie Lam
粉畫:8" x 8"
“God, my soul longs for you, as a deer longs for streams of water.” — Psalm 42:1
A deer stands beside still water—not in leisure, but in need. Its stance becomes an image of the heart’s thirst for God: not mere curiosity of the mind, but the soul’s deep cry for true life.
The forest is dim, yet light threads through the canopy, rendering God’s presence perceptible even in shadowed places. The deer’s reflection rests upon the surface, recalling our own: when we draw near to God, we see ourselves more truly, and the life we bear is renewed.
Here the source of life is named: the faithful God whose promise does not change. The work proposes a simple, steady pursuit—to seek as the deer seeks—until, in the Lord, we find the fullness that satisfies and the rest that endures.
作者姓名 : 陳頌恩牧師博士
混合媒體:水彩、丙烯和硬筆:5.5" x 8.5"
這幅作品是在我生命經歷一段非常艱難的時期所畫的。我一般不喜歡用深色調,但那天我感到好像黑暗在籠罩著我。繪畫的過程就像是在寫一首哀歌,幫助我釋放所有的負面情緒:痛、苦澀、迷失和絕望。當我用深深的暗藍色填滿紙張時,突然,出埃及記中以色列人從埃及逃亡的故事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在黑暗而寒冷的荒野中,他們對未來一無所知,不知道該去何處。就在這時刻,上帝送來了火柱,給予他們溫暖,引領他們度過荒野中漫長的黑夜,不是一天,而是長達四十年!因此,我添加了火柱和《耶利米哀歌》中的希望詩句,是給予以色列人的,正是他們失去國土、被迫離流亡異地的日子。繪畫過程後,我感受到一種確信和希望。我將這件作品放在辦公室裡,提醒自己即使生活環境看似不確定、無法承受和絕望但要相信上帝的同在、供應和引領。
作者姓名 : 陳頌恩牧師博士
水彩:9" x 11"
這幅作品受施馬茲(Timothy P. Schmalz)的作品《未被察覺的天使》的啟發,該作品描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和難民的逃難旅程,有一對天使的翅膀在他們中間。我的作品是對最近香港移民潮的回應。在過去幾十年因政治和社會動盪,許多人「逃離」了香港。這張畫上畫的是天星小輪,香港的標誌性代表,船上擠滿了要「逃亡」的香港人,他們正離開維多利亞港前往不同的目的地。在輪船後面是灣仔和中環區,背景是山頂,這些都是香港的地標。在輪船的前面坐著馬利亞、耶穌和約瑟,他們正從伯利恆逃往埃及。耶穌是神但他道成肉身,經歷人的苦痛,完全理解香港人經歷的離鄉背井。我們的主耶穌與我們坐在「同一條船」,無論我們往哪裡去,神都與他的子民同在。

[新生代的敬拜] 譚子舜牧師博士
這課程從基督教崇拜神學及社會科學中的代際研究作素材,探究新生代(以Gen Z為主要例子)該如何參與崇拜,並被崇拜所模造。
[輔導學導引] 黃天逸牧師博士
本課程幫助學生認識基本教牧協談。目的不是培訓專業教牧輔導員, 卻是裝備教牧同工或平信徒領袖更有效地輔導。會逐一解析輔導學的各項要素。教牧在華人教會不同境況下遇到的不同問題也將會提出探討。
[舊約歷史、文學及神學綜覽] 李日天博士
本課程會探討舊約/ 希伯來聖經的內容、神學主題、和文學特色。我們會特別強調舊約書卷跟古代以色列和近東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的關係, 並且在這些前提下如何去理解這些書卷的訊息。同學們會接觸到現代常用的批判性研究方法,和舊約研究的重要議題。
[基督教倫理學] 李錦綸牧師博士
本課程檢視基督教倫理基礎並於個人及社會生活中之涵義。我們將探討在對比自然法和儒家倫理情況下,以上帝為本的基督教倫理其獨特之處,探討範圍包括人類真實狀況並對善惡的取態,人的行為背後該有的參照框架,人對於服從權柄、對生命、婚姻、財產、美名等的尊重。
以上四科皆適合首次修讀神學的弟兄姊妹,現屆同學亦可選擇修讀學分或旁聽。
有興趣修讀課程,可電郵至 registrar@ccstvan.ca 向註冊處同工查詢,謝謝!

12月公開講座《走進舊約敘事世界:創世記12-50章人物與脈絡探索》
李日天博士,加神溫哥華助理教務長及聖經科教授
日期:2025年12月4日(星期四)
時間:晚上7時至9時
地點:高潔林自立中華基督教會 1933 Como Lake Avenue, Coquitlam, V3J 3R2
語言:廣東話 (普通話翻譯)
當弟兄姊妹們閱讀舊約時,常常會遇到不少困難,覺得它既陌生,又不知從何下手。然而,舊約的內容和文學手法卻是極為精彩的。這場公開講座將以創世記12-50章為例,一同探索閱讀舊約敘事的樂趣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合辦教會:高潔林自立中華基督教會報名:https://forms.gle/HLXx2VfNa9ZATrRY8

11月神學體驗課暨公開講座 《教父神學: 東、西方教會對三一論的不同觀點》
李錦綸牧師博士,加神溫哥華教務長及神學教授,國際教父學學會 (IAPS) 會員
日期:2025年11月22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半
地點:加神溫哥華校址 8971 Beckwith Road, Richmond, BC V6X 1V4
語言:普通話
教父是初代教會的牧者神學家,是神學的奠基者,東、西方教會又有各自傳統,提供對同一神學主題的不同觀點,因此豐富了我們對真理的認識。這次講座將介紹三一論這個重要課題。
報名:https://forms.gle/LQsdBd7KQ813JnVH9

《築夢校園.薪火相傳 -- 加神溫哥華迷你積木》
由本校教牧學碩士班 Jason 吳景霖同學為加神溫哥華用心創作的十週年紀念品,誠邀你一同珍藏與分享!凡於10月底前預訂『加神溫哥華迷你積木』者,即可獲得一張價值CAD $20的禮券,適用於2026年度的課程及活動費用。所得款項將全數用於支持加神溫哥華的神學教育事工。
訂購連結:https://forms.gle/aJqDwpbw8egzUyhK6
歡迎大家細看Jason創作的故事:https://us14.campaign-archive.com/?u=0e06c4277807ef50c00c5edb1&id=ad34051c3b